李白五古《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……十九韵》读记
(小河西)
此诗作于宝应元年(762)秋。李太尉:李光弼。【《旧唐书-肃宗纪》上元二年五月:“李光弼来朝,进位太尉兼侍中,充河南副元帅,都统河南、淮南、山南东道五道行营节度,镇临淮。”《资治通鉴》上元二年五月:“复以李光弼为河南副元帅、太尉兼侍中,都统河南、淮南东西、山南东、荆南、江南西、浙江东西八道行营节度,出镇临淮。”“八月己巳,李光弼军河南行营。”】出征东南:指征袁晁之乱。【《资治通鉴》宝应元年:“(八月)台州贼帅袁晁攻陷浙东诸州,改元宝胜,民疲于赋敛者多归之。李光弼遣兵击晁于衢州,破之……(九月)袁晁陷信州。冬十月,袁晁陷温州、明州。”宝应二年:“夏四月庚辰,李光弼奏擒袁晃,浙东皆平。时晁聚众近二十万,转攻州县,光弼使部将张伯仪将兵讨平之。”】一割之用:《东观汉记-班超传》:“班超上疏曰:'臣乘圣汉威神,出万死之志,冀效铅刀一割之用。’”金陵:指润州上元县。【《元和郡县图志》卷25润州:“上元县,紧。东北至州一百八十里。本金陵地。……至德二年于县置江宁郡,乾元元年改为升州,并置浙西节度使。上元二年废升州,仍改江宁为上元县。钟山,在县东北十八里。按舆地志,古金陵山也。邑县之名,皆由此而立。”】崔侍御:名不详。
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,懦夫请缨,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,
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(李白)
秦出天下兵,蹴踏燕赵倾。黄河饮马竭,赤羽连天明。
太尉杖旄钺,云骑绕彭城。三军受号令,千里肃雷霆。
函谷绝飞鸟,武关拥连营。意在斩巨鳌,何论鲙长鲸?
恨无左车略,多愧鲁连生。拂剑照严霜,雕戈缦胡缨。
愿雪会稽耻,将期报恩荣。半道谢病还,无由东南征。
亚夫未见顾,剧孟阻先行。天夺壮士心,长吁别吴京。
金陵遇太守,倒屣欣逢迎。群公咸祖饯,四座罗朝英。
初发临沧观,醉栖征虏亭。旧国见秋月,长江流寒声。
帝车信回转,河汉复纵横。孤凤向西海,飞鸿辞北溟。
因之出寥廓,挥手谢公卿。
【注释】蹴踏:踩踏。燕赵:安史叛军盘踞之地,此借指安史叛军。
赤羽:旗帜上之赤色羽饰,此借指旌旗。《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》(唐-高适):“军容随赤羽,树色引青袍。”《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》(杜甫):“天门日射黄金榜,春殿晴曛赤羽旗。”
旄钺(máo-yuè):白旄和黄钺,借指军权。《尚书-牧誓》:“王左杖黄钺,右秉白旄以麾。”蔡沈集传:“钺,斧也,以黄金为饰……旄,军中指麾,白则见远。”《三国志-蜀志-诸葛亮传》:“臣以弱才,叨窃非据,亲秉旄钺以厉三军。”
彭城:徐州,彭城郡。【《资治通鉴》宝应元年四月:“(李光弼)曰:'朝廷倚我以为安危,我复退缩,朝廷何望!且吾出其不意,贼安知吾之众寡!’遂径趣徐州。使兖郓节度使田神功进击朝义,大破之……光弼在徐州,惟军旅之事自决之。”】
函谷:函谷关。【《元和郡县图志》卷6陕州灵宝县:“函谷故城,在县南十里……《西征记》曰:'函谷关城,路在谷中,深险如函,故以为名。其中劣通行路,东西十五里,绝岸壁立,崖上柏林荫映谷中,殆不见日。关去长安四百里。日入则闭,鸡鸣则开,秦法也。东自崤山,西至潼津,通名函谷,号曰天险,所谓'秦得百二’也。”】
武关:位于今陕西商洛市丹凤县,与函谷关、萧关、大散关并为“秦之四塞”。《太平寰宇记》商州商洛县:“武关在县东南九十里。春秋时少习地。《左氏传》云:……不然将通于少习以听命。注:少习,商县武关也。”《题武关》(唐-杜牧):“碧溪留我武关东,一笑怀王迹自穷。”
巨鳌:借指史朝义。长鲸:借指袁晁。
左车:李左车。秦汉之际谋士。秦末六国并起,李左车辅佐赵王,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,被封为广武君。赵亡后,韩信曾向他求计,左车提出百战奇胜良策,使韩信收复燕、齐之地。事详见《史记-淮阴侯列传》。
鲁连:亦名鲁仲连,战国齐国人。长于阐发卓异不凡的谋略,却不肯作官。秦军围赵都邯郸,鲁连以利害进说赵魏大臣,劝阻尊秦为帝。齐国要收复被燕国占据的聊城,又写信劝说燕将撤守。齐王打算给予官位,他便逃到海上。事详见《史记-鲁仲连邹阳列传》。
雕戈:刻镂之戟。《国语-晋语三》:“穆公衡雕戈出见使者。”韦昭注:“雕,镂也。”缦胡缨:武士冠缨。《庄子-说剑篇》:“垂冠,缦胡之缨。”司马彪注曰:“缦胡之缨,谓粗缨无纹理也。”《魏都赋》(晋-左思):“三属之甲,缦胡之缨。”缦原文误为“鬘(mán)”。
会稽:会稽山。会稽耻:春秋时越王句践被吴王夫差兵围会稽山,越王句践屈膝称臣求和。后以喻奇耻大辱。详参《史记-越王句践世家》。此指浙地袁晁之乱。
恩荣:受皇帝恩宠的荣耀。《命学士讲书》(南朝宋-谢灵运):“古人不可攀,何以报恩荣。”
亚夫:周亚夫,西汉开国大臣周勃之子,平定七国之乱功臣。事迹详见《汉书-周勃传》。
剧孟:汉洛阳人,以任侠名。文帝时,吴、楚反、周亚夫得剧孟而平之。详见《史记-游侠列传-剧孟》。
吴京:南京别称。东汉建安十六年,孙权将治所从京口迁往秣陵。次年,在金陵邑故址石头山筑城,名为石头城,并改秣陵县为建业县,县治由秣陵关迁往石头城。吴后来以建业为都,故称吴京。
倒屣(xǐ):倒穿鞋。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。客来时,因急于出迎,以致把鞋穿倒。后以形容待客热情。《三国志-魏书-王粲传》:“时邕才学显著,贵重朝廷,常车骑填巷,宾客盈坐。闻粲在门,倒屣迎之。”
逢迎:迎接;接待。《战国策》燕策三:“太子跪而逢迎,却行为道,跪而拂席。”《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》(唐-王勃):“千里逢迎,高朋满座。”
祖饯:饯行的一种仪式。祭路神后,在路上设宴为人送行。《后汉书-文苑传下-高彪》:“时京兆等五永为督军御史,使督幽州,百官大会,祖饯于长乐观。”
临沧观:今南京西南一送别处。《辞海》劳劳亭:“在今江苏南京市古新亭南。旧说即新亭,误。三国吴筑,为送别之所。”。《太平寰宇记》卷90:“临沧观:在劳劳山上有亭七间,名曰新亭。吴所筑,宋改为新亭,中间名临沧观。晋周顗与王导等尝春日登之会宴。顗曰:'风景不殊,举目有江山之异。’即此谓之劳劳亭,古送别所。”
征虏亭:在今南京江宁区东。《世说新语-雅量》(南朝宋-刘义庆):“支道林还东,时贤并送于征虏亭。”刘孝标注引《丹阳记》:“太安中,征虏将军谢安(应为谢石)立此亭,因以为名。”
帝车:北斗星。《史记-天官书》:“斗为帝车,运于中央,临制四乡。”河汉:银河。《古诗十九首》(魏晋):“迢迢牵牛星,皎皎河汉女。”“河汉清且浅,相去复几许。”
北溟:《庄子-逍遥游》:“北溟有鱼,其名为鲲。”
寥廓:冷清。 《洛阳伽蓝记序》(北魏-杨炫之):“京城表里,凡有一千余寺,今日寥廓,钟声罕闻。”
【诗意串述】此诗共三十八句,分三段。首段十二句写“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”。长安派出天下兵,践踏乱贼燕赵倾。战马喝尽黄河水,军旗遍地天映明。(写李统帅八道军马“出镇临淮”。)李太尉手执领军旄钺,如云兵马环绕彭城。太尉号令一旦发出,千里之间三军肃穆势若雷霆。(写李移镇徐州号令森严。《旧唐书-李光弼传》:“光弼御军严肃,天下服其威名。每申号令,诸将不敢仰视。”)函谷关飞鸟也不能西飞,武关地驻扎连片军营。(写保卫长安坚如磐石。)意图是斩除巨鳌史朝义,更不用说切丝袁晁长鲸。(引出东征袁晁。)中段十二句写自己“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。”恨俺没有李左车的谋略,愧俺没有鲁仲连的才能。擦试宝剑依然寒光闪闪,手持刻镂之戟虽然只有粗陋的武士缨冠。愿一洗浙东诸州失陷之奇耻大辱,正期待为报皇恩而去建功。走到半途因病返归,没理由参与东南之征。未得周亚夫那样的将军赏识,像剧孟受阻无法前行。老天夺去壮土志,唉声叹气别金陵。末段十四句写“留别金陵崔侍御”。金陵遇到太守崔公,欣喜招待接迎热情。诸公都来为俺祖饯,四座集中朝中才英。开始启程于临沧观,因醉栖息于征虏亭。在古都金陵见到秋月,听到长江凄凉水声。北斗之星一定能回转,天上银河纵而复横。(出征东南一定会成功。)像孤独的凤凰飞向西海,像高飞之鸿雁辞别北溟。俺因之走出冷清寂寥,挥手告别诸位公卿。
【参考文献】阎琦《再论李白不卒于宝应元年》《中国李白研究》2000年集
吕华明《李白卒年考辨》《吉首大学学报》2000(03)
杨栩生《李白《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》系年再辩》《中国李白研究》1991年集
阎绮《李白卒年刍议》《西北大学学报》1985(03)
李从军《李白卒年辩》《吉林大学学报》1983(05)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广升网配资-配资十大平台-股票开通杠杆-散户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