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女排世锦赛折戟十六强,令人震惊的并非比赛结果本身,而是场上奋力拼搏的主力阵容中,赫然可见的仍是郎平时代的老将身影。五年光阴荏苒,我们仍在消耗前任主帅留下的宝贵遗产,新生代球员的断层危机远比一场失利更令人忧心忡忡。
主教练赵勇将此次失利归咎于\"成长的代价\",然而审视场上阵容,这种说法显得苍白无力。出征世锦赛的14人名单中,真正能在关键战役中担纲的仅有8人。主攻线仰仗李盈莹、吴梦洁和庄宇珊;副攻位置几乎完全依赖王媛媛与高意的轮换;接应位置龚翔宇稳如磐石;自由人王梦洁承担绝大多数防守重任;二传则由张籽萱担纲。除张籽萱初登国际赛场外,其余七人均为巴黎奥运会旧将,其中五人更是郎平时期重点栽培的骨干力量。
展开剩余68%这批球员的竞技状态令人钦佩,但阵容老龄化问题已不容忽视。龚翔宇自2016年里约奥运会夺冠时不满20岁的新秀,如今九年过去仍是接应位置无可替代的核心;王梦洁自2015年入选国家队征战世界杯,历经两届奥运会仍牢牢占据自由人位置;李盈莹、王媛媛等东京周期成长起来的球员,如今也步入职业生涯黄金期。这套平均年龄偏大的主力阵容,折射出人才梯队建设的严重滞后。
替补席的窘境更令人揪心。万梓玥、殷小岚、杨舒茗等新秀几乎未获出场机会,这并非教练组刻意压制,而是实力差距使然。龚翔宇离场后进攻火力骤减,副攻位置后备力量与主力差距明显,自由人位置更是无人能及王梦洁的防守水准。这种青黄不接的局面,与郎平2013年接手时如出一辙。当年她仅用四年就完成新老交替,培养出朱婷、袁心玥等新生代,带领球队重返巅峰。而今四年过去,我们仍在啃食她留下的老本。
国际排坛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。传统劲旅意大利、塞尔维亚保持强势,新兴力量异军突起:土耳其因瓦尔加斯加盟跻身顶级强队,波兰在斯蒂夏克率领下重现辉煌,荷兰、德国等欧洲球队也在快速进步。这些国家依托成熟的职业联赛体系,源源不断培养出技术全面的球员,形成良性竞争机制。反观中国女排,除主攻位置外,其他位置均面临断层危机,国内联赛水平有限,难以为国家队输送合格人才。
这引发更深层的思考:究竟是人才匮乏,还是培养体系失灵?自2016年里约奥运夺冠至今九年,中国女排似乎又回到重建起点,但这次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。世锦赛十六强的成绩或许正是真实实力的写照,在世界排坛飞速发展的今天,停滞不前就意味着倒退。球迷们或许要接受一个残酷的事实:中国女排的低谷期,可能远比预期更为漫长。
发布于:福建省广升网配资-配资十大平台-股票开通杠杆-散户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