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妈妈说过,如果我乖乖的,她就会回来看我的。"
林国栋站在北京某个破旧小区的楼梯间里,透过四楼402房间的门缝,听到了这句让他浑身发凉的话。
这绝对不是他妹妹林诗雨的声音。
他握着手机,上面还显示着妹妹三个月前发来的最后一条信息:"哥,你别来找我了,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。"
现在,当他费尽千辛万苦找到这个地址时,房间里却传来了一个陌生的声音......
三天前,林国栋做了一个决定——去北京找妹妹。
这个决定来得突然,却又在情理之中。
自从三个月前林诗雨发来那条冷漠的信息后,他们就再也没有联系过。
林国栋记得很清楚,二十年前那个雨夜,父母的死讯如晴天霹雳般砸在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头上。
车祸现场,血肉模糊,而他和六岁的林诗雨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两个人。
"哥哥,我害怕,我不要一个人。" 六岁的林诗雨抱着他的腿哭喊,小脸上还挂着没擦干净的鼻涕和眼泪。
"不怕,哥哥在。" 那时候16岁的林国栋用稚嫩的手拍着妹妹的后背,"哥哥会一直照顾你的。"
那时的他还不知道,这句承诺会成为他这辈子最重要的使命。
车祸不仅夺走了林国栋的父母,也给他留下了永远的残疾。
救护车赶到时,他的右腿已经被压得变形,虽然保住了腿,但从此落下了明显的跛行。
"国栋,你腿怎么样?还疼吗?" 邻居王大娘总是这样关心地问。
"没事,不疼。" 林国栋总是强颜欢笑,但每当夜深人静,阴雨天气时,那钻心的疼痛总是会如期而至。
为了这个承诺,林国栋放弃了自己的学业。
原本他的成绩也不错,班主任张老师还特意找过他:"国栋,以你的成绩考个好大学没问题,别因为家里的事耽误了前程。"
"老师,谢谢您,但我必须照顾妹妹。" 16岁的林国栋眼神坚定得让人心疼。
现实不允许他有任何犹豫——家里需要有人挣钱,需要有人照顾林诗雨,更需要有人撑起这个摇摇欲坠的家。
在镇上开修车铺的决定并不容易。
林国栋用父母留下的一点积蓄,再加上东拼西凑借来的钱,在镇子最偏僻的角落租了一间破旧的车库。
"国栋,修车这活儿累,你腿又不方便,换个轻松点的工作吧。" 好心的乡亲们总是这样劝说。
"没事,我能行。" 林国栋一边说着,一边艰难地蹲下身子检查车子底盘,汗水顺着脸颊流下,滴在油腻的地面上。
每天早上五点,当整个镇子还沉浸在睡梦中时,林国栋就已经拖着残疾的腿来到修车铺。
他要赶在其他修车铺开门前做好准备,因为顾客总是喜欢找那些看起来更专业、更健全的师傅。
"哥哥,你的腿还疼吗?" 小时候的林诗雨总是心疼地问,她会用小手轻轻按摩哥哥的腿,虽然手法稚嫩,但那份温柔总是能让林国栋忘记疼痛。
"不疼,哥哥的腿很强壮呢。" 林国栋总是这样回答,即使夜深人静时,他经常疼得咬着毛巾,不敢发出声音,怕吵醒隔壁房间的妹妹。
林诗雨从小就比同龄孩子懂事。
当别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时,她已经学会了自己洗衣服、做简单的饭菜。
"诗雨,你还小,这些事不用你做。" 林国栋每次看到妹妹踩着小板凳在厨房忙活,心里都会涌起心疼和愧疚。
"我不小了,我已经八岁了!" 林诗雨认真地回答,"而且我想帮哥哥分担一些。老师说过,家人就要互相帮助。"
学习成绩方面,林诗雨从来没让哥哥操过心。
从小学到高中,她的成绩始终保持年级前三,各种奖状贴满了家里那面斑驳的墙壁。
高中时,林诗雨每天放学后都会到修车铺帮忙。
她会递扳手、清理工具、招呼客人,甚至学会了一些简单的维修技巧。
"诗雨,你安心读书就行,修车铺的事不用你管。
你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,将来考个好大学。"
"我想帮哥哥分担一些。" 林诗雨认真地说,"等我长大了,我要让哥哥过上好日子。我要赚很多钱,给哥哥买大房子,让哥哥不用这么辛苦。"
为了供妹妹读高中,林国栋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——卖掉父母留下的老房子。那套房子虽然老旧,但对兄妹俩来说意义重大,那里有太多关于父母的回忆。
"哥,我们真的要卖房子吗?" 林诗雨看着哥哥在房产证上签字,眼中含着泪水。
"没关系,房子卖了我们可以租更便宜的地方住。" 林国栋故作轻松,"而且,只要我们在一起,哪里都是家。"
他们搬到了镇边一间更便宜的平房里,房子潮湿阴暗,冬天特别冷,但兄妹俩从来没有抱怨过。
为了供妹妹上大学,林国栋又做出了更大的牺牲。他把辛苦经营的修车铺抵押给银行,借了一大笔钱。那天,银行的工作人员一遍遍确认:"林先生,您确定要把修车铺抵押吗?如果还不上款,您就什么都没有了。"
"我确定。" 林国栋的声音很平静,但握着笔的手在微微颤抖。
2018年夏天,当林诗雨拿着北京某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回家时,那份喜悦足以冲淡所有的辛苦。
"哥,我考上北京的大学了!" 林诗雨兴奋地冲进修车铺,手里挥舞着红色的录取通知书,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。
那一刻,林国栋觉得这些年的辛苦都值了。他放下手里沾满机油的扳手,紧紧抱住妹妹,完全不顾自己身上的油污会弄脏妹妹的衣服。
"好样的,咱们林家出了大学生!" 他的声音有些哽咽,"爸妈在天之灵也会为你骄傲的。"
送林诗雨去北京那天,林国栋特意买了最好的行李箱,装满了家乡的特产和妹妹爱吃的零食。
他把多年积攒的三万块钱全部给了她,自己只留了回程的车票钱和一百块的生活费。
在北京火车站,林国栋看着妹妹拖着行李箱消失在人群中,心里五味杂陈。
那是他第一次来到这样的大城市,车水马龙,高楼林立,每个人都行色匆匆,而他就像一个局外人,格格不入。
"哥,我会好好学习的,等毕业了就回来孝敬你。" 这是林诗雨上车前说的最后一句话,她的眼中也含着泪水,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。
"好好照顾自己,有什么困难就给哥打电话。" 林国栋拍拍妹妹的肩膀,"哥等着你回来。"
火车启动的那一刻,林国栋站在站台上挥手告别,直到再也看不到火车的影子。
那天晚上,他坐着硬座回到小镇,一路上都在想象着妹妹在大学里的生活。
大学四年,林诗雨的确很争气。
她拿了多次奖学金,学费生活费基本能自给自足,很少向家里要钱。每次打电话回来,她总是兴奋地讲着大学里的见闻。
"哥,你知道吗?我们实验室有很多先进的设备,教授说我很有天赋。"
"哥,我参加了学校的社团活动,还交了很多朋友。"
"哥,北京的图书馆特别大,我每天都在那里学习到很晚。"
听着妹妹兴奋的声音,林国栋心里既高兴又有些失落。高兴的是妹妹适应了大学生活,失落的是她离自己越来越远了。
"哥,我准备考研究生,将来还要读博士。" 大三时,林诗雨在电话里说道。
"好,你想读多久就读多久,哥支持你。" 林国栋毫不犹豫地回答,虽然他不太明白博士到底意味着什么。
为了支持妹妹继续深造,林国栋咬牙又从银行贷了一笔款,把修车铺扩大了规模。
他雇了一个帮手,自己则承担更多的工作量。
2022年,林诗雨成功考上了研究生,专业是分子生物学。
林国栋听她在电话里兴奋地解释着研究方向,那些专业术语他一个字都听不懂,但还是认真地听着,不时地"嗯"、"好"地回应。
"哥,我的导师说我很有科研潜力,如果努力的话,将来可能会有很好的发展。"
"那就好好跟着导师学,别怕吃苦。" 林国栋在电话里鼓励道,"咱们家的孩子,不怕吃苦。"
但也是从那时候开始,林国栋感觉到了变化。林诗雨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,电话也越来越短促。
"诗雨,过年回家吗?哥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红烧肉。"
"可能回不了,实验室的项目很紧,导师要求我们春节期间也要做实验。"
那年春节,林国栋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房子里看春晚,桌上摆着两副碗筷,其中一副始终没有动过。他做了一桌子菜,最后大部分都倒掉了。
去年,林诗雨顺利申请到了博士学位。
消息传来的时候,林国栋正在修车铺里忙活,高兴得差点从车底下爬起来时撞到头。
"诗雨是博士了!我妹妹是博士了!" 他逢人就说,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笑容。
镇上的人都为他高兴,毕竟这样的大山里,出一个博士太不容易了。
但令林国栋困惑的是,妹妹的联系变得更加稀少。
"哥,我很忙,有急事发微信。" 电话里,林诗雨的声音听起来很疲惫。
"诗雨,你要注意身体,别太累了。什么时候能回来看看?哥想你了。"
"过段时间吧,等我把手头的项目做完。"
这个"过段时间"一拖就是大半年。林国栋试图理解,大城市节奏快,博士的学业肯定很重,妹妹没时间是正常的。
直到三个月前,镇上的李老师从北京旅游回来,兴冲冲地找到林国栋。
"国栋,我在北京看到诗雨了!" 李老师神秘兮兮地说。
林国栋立刻放下手里的活儿:"她怎么样?在哪里看到的?身体好吗?"
"在一个很高档的商场里,穿得可漂亮了,名牌衣服,名牌包包。" 李老师压低声音,"还有个男人陪着呢,看起来像是在谈恋爱,那男人看着挺有钱的样子,开着豪车。"
李老师还偷偷给他看了拍的照片,照片里的林诗雨确实穿着名牌,挽着一个看起来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的胳膊,笑得很甜。
林国栋心里咯噔一下,立刻给妹妹打电话,但连续打了七八个都没人接。
他发微信询问:"诗雨,你在谈恋爱吗?那个男人是谁?"
等了一整天,才收到回复:"哥,你别来找我了,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。"
这短短的一句话,像一把刀子一样刺痛了林国栋的心。
他不明白,为什么妹妹会说出这样的话?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?难道妹妹真的嫌弃他这个残疾的哥哥了?
从那以后,无论林国栋怎么打电话发信息,林诗雨都没有任何回应。
微信显示"已读不回",电话总是无法接通。
这三个月来,林国栋每天晚上都睡不着。
他想象着各种可能:妹妹是不是被有钱男人骗了?是不是觉得自己这个残疾的哥哥给她丢脸了?还是她真的和那个男人在一起,不想再和贫穷的家庭有任何关系?
"国栋,你别想太多,诗雨是个好孩子,不会忘恩负义的。" 邻居王大娘安慰他。
"可是她为什么不理我了?" 林国栋的眼中满是困惑和痛苦。
越想越不甘心,林国栋终于决定亲自去北京一趟。
无论如何,他要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,他要当面问问妹妹,为什么要说那样的话。
他请邻居老王帮忙照看修车铺,买了张硬座火车票。
为了省钱,他带了一包泡面和几个馒头作为路上的食物。
二十多个小时的颠簸后,他拖着残疾的腿出现在了北京的街头。
这座城市依然车水马龙,依然高楼林立,依然让他感到格格不入。
按照学校地址,林国栋首先去了林诗雨就读的大学。
门卫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叔,态度还算友善。
"师傅,您知道林诗雨住在哪里吗?她是分子生物学的博士生。" 林国栋递上一支烟。
"小伙子,我们这里博士生几百号人,我哪能都记得住。" 门卫摇摇头,"你去她们学院问问吧,那边有办公室。"
在学院里,林国栋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热心的研究生。
那是个戴眼镜的小伙子,看起来很斯文。
"林诗雨我认识,她住在学校附近。不过具体地址我不太清楚,你可以去实验楼问问她的师兄师姐。"
林国栋拖着残腿在校园里转了一整天,问了十几个人,终于从一个师姐那里打听到了大概的住址。
"她好像住在东边那个城中村里,租的房子很便宜。具体门牌号我忘了,但那一片就几栋楼,你去了问问邻居就知道了。"
"城中村?" 林国栋有些困惑,"博士生不是应该住在学校宿舍或者条件好一点的地方吗?"
"诗雨比较节俭,她说要省钱。" 师姐解释道。
按照指示,林国栋坐公交车来到了城中村。
这里确实是个老旧的居民区,楼房破旧,巷子狭窄,到处堆放着生活垃圾,和他想象中博士生应该住的地方完全不一样。
"大姐,您知道有个叫林诗雨的女孩住在这里吗?" 他询问路边卖菜的大妈。
"小林啊,我知道,就住在前面那栋楼的四楼。" 大妈热情地指路。
他拖着残腿费力地爬上四楼,楼梯很窄,墙上的油漆剥落得厉害,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异味。
找到402室时,他已经累得气喘吁吁。
房门虚掩着,里面传来说话声。
林国栋轻手轻脚地走到门前,透过门缝想看看里面的情况。
可门缝里传来的声音,让林国栋如遭雷劈一样愣在了原地.......
"姐姐,我今天乖不乖?"
"当然乖,小朵是最乖的孩子。"
林国栋听出了妹妹林诗雨的声音,但那个叫"小朵"的孩子为什么叫她"姐姐"而不是"妈妈"?
"妈妈说过,如果我乖乖的,她就会回来看我的。" 那个稚嫩的童音再次响起,带着天真的期待。
"小朵..." 林诗雨的声音里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情绪。
林国栋心跳加速,脑子里冒出无数个疑问。
这个孩子到底是谁?
为什么会和林诗雨在一起?
她口中的妈妈又是谁?
他小心翼翼地推开门缝,想看清楚里面的情况。
房间很小,只有十平米左右,家具简陋。
林诗雨背对着门口坐在床边,看不清她的表情,但从她的身影可以看出她很疲惫。
在她旁边,坐着一个大约五六岁的小女孩,扎着两个小辫子,正和林诗雨说着什么。
林国栋注意到房间里有些奇怪的东西——墙角堆着一些他看不懂的书籍和文件,桌上放着几个小瓶子,看起来像是药品。
突然,小女孩转过头,正好看向门口的方向。
"姐姐,门口有个叔叔在看我们。"
林诗雨猛地回头,当她看到门口的林国栋时,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。
她慌忙站起身,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,身体甚至有些摇晃。
"哥...你怎么找到这里的?" 她的声音颤抖着。
林国栋推门而入,目光在狭小的房间里扫视。
他看到了更多让他困惑的细节——床头柜上放着一张照片,桌上散落着一些纸张,而林诗雨的神情,比他想象中还要憔悴。
"诗雨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" 林国栋指着小女孩,"她是谁?你为什么..."
"哥,你先坐下,我慢慢跟你解释。" 林诗雨打断了他的话,但她的眼神很慌乱,似乎在思考该如何开口。
"姐姐,这个叔叔是谁?" 小女孩怯怯地问。
"他是...他是姐姐的哥哥。" 林诗雨的回答有些迟疑。
林国栋感觉事情远比他想象的复杂。
他看到桌上有一张纸,上面密密麻麻写着什么,但距离太远看不清楚。
他看到林诗雨的手在颤抖,看到她的眼中有种他从未见过的恐惧。
"诗雨,你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烦了?" 林国栋走近一步,"如果有人威胁你,你一定要告诉哥哥。"
"不是的,不是你想的那样..." 林诗雨摇头,但她的解释显得苍白无力。
就在这时,林国栋的目光落在了桌上的那张纸上。
虽然看不清全部内容,但他隐约看到了一些数字,很大的数字...
当他走近想要看清楚那些数字时,林诗雨突然冲过来,慌忙把那张纸藏在了身后。这个举动让林国栋更加确信,妹妹一定隐瞒着什么重大的秘密...
"诗雨,你在藏什么?" 林国栋伸手想要拿那张纸,"到底发生了什么事?"
"哥,你别问了,求你了..." 林诗雨紧紧护着身后的纸张,眼中涌出泪水,"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..."
"什么事不能说的?" 林国栋的声音有些急躁,"你是我妹妹,还有什么不能告诉哥哥的?"
小女孩被这个气氛吓到了,怯怯地躲在床角,大眼睛里满是恐惧。
林国栋看着妹妹痛苦的样子,心里涌起巨大的担忧。
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,走到林诗雨面前,轻声说:"诗雨,不管发生什么事,哥哥都会帮你的。你相信我,把事情告诉我。"
林诗雨看着哥哥关切的眼神,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。她慢慢地把那张纸递给林国栋:"哥,我真的对不起你..."
林国栋接过那张纸,仔细一看,上面赫然写着:"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预估费用30万元,已缴费12万元,余额待缴18万元"。
"这是什么意思?" 林国栋震惊地看着那些数字,"谁需要做手术?"
"是小朵。" 林诗雨指着那个躲在床角的小女孩,"她叫小朵,是我大学室友张莉的女儿。"
"张莉现在在哪里?为什么孩子跟着你?"
林诗雨深吸了一口气,开始讲述整个故事:"张莉是我大学四年的室友,也是我最好的朋友。她来自单亲家庭,妈妈在她读大学第二年时就去世了。"
"大学毕业后,她被保送研究生,我们继续在同一个学校。研二的时候,她交了个男朋友,以为遇到了真爱,结果怀孕了。"
"那个男人呢?"
"渣男一个,知道她怀孕后就消失了,电话拉黑,人也找不到。" 林诗雨的眼中闪过愤怒,"张莉一个人怀着孕读研究生,压力特别大。"
"更糟糕的是,小朵生下来就被诊断出先天性心脏病。医生说必须在七岁前做手术,不然会有生命危险。"
林国栋看向那个安静坐在床角的小女孩,心里涌起巨大的同情。
"张莉为了给小朵治病,花光了所有积蓄,还借了很多钱。她自己也因为长期的压力和劳累,在小朵三岁时患上了白血病。"
"那她现在..."
"去年走了。" 林诗雨的声音很轻,"临终前,她把小朵托付给我。她说除了我,她没有别的亲人了。"
林国栋这才明白了一切。"所以这段时间,你一直在照顾她,还要为她的手术费筹钱?"
"是的。" 林诗雨点点头,"我把读博期间的所有奖学金都用了,还申请了助学贷款,但还是不够。"
"那你是怎么筹到12万的?"
"我在外面做了很多兼职工作。" 林诗雨苦笑,"家教、翻译、数据分析...能做的我都做了。有时候一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。"
"李老师看到的那个男人?"
"是一家生物公司的老板,我帮他做翻译项目。那天是正式场合,我借了朋友的衣服。" 林诗雨解释道,"我们只是工作关系。"
林国栋终于明白了妹妹为什么要疏远自己:"所以你说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,是因为..."
"因为我知道,如果我告诉你这件事,你一定会倾其所有帮我。" 林诗雨看着哥哥,"但是哥,你已经为我牺牲得够多了。你今年36岁了,还没成家,还背着债务...我不能再拖累你了。"
"可是你这样瞒着我,让我以为你嫌弃我,让我担心了三个月!"
"我知道这样做很残忍,但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。" 林诗雨泣不成声,"我想自己承担责任,证明我已经长大了,可以独当一面了。"
林国栋看着妹妹瘦削的脸庞,再看看那个安静的小女孩,心里五味杂陈。
"小朵的手术什么时候做?"
"医生说必须在她七岁前,也就是明年三月。现在还差18万,我正在想办法。"
林国栋在心里快速计算着:"修车铺现在每个月能赚七八千,我再多接些活,一个月能赚一万多。修车铺可以再抵押一次,朋友们也可以借一些..."
"哥,你不能再这样了!" 林诗雨急忙阻止,"你已经背了那么多债,不能再冒险了!"
"什么冒险不冒险的,我们是一家人。" 林国栋走向小朵,蹲下身子温柔地说,"小朵,你愿意叫我哥哥吗?"
小朵怯怯地点点头:"哥哥,我是不是给你们添麻烦了?"
"怎么会呢?你是我们家的小公主。" 林国栋摸摸她的头,"从今天开始,你就是我的妹妹了。"
"真的吗?" 小朵眼睛亮了,"我可以有哥哥和姐姐了?"
"当然是真的。"
林国栋当天就开始行动。他联系银行,了解修车铺再次抵押的手续;给老朋友们打电话,说明情况请求帮助。
"国栋,你这人就是心软。" 老朋友老李在电话里说,"不过既然是你开口,我肯定帮忙。"
"老王,我知道这次借钱数额比较大,你量力而行就好。"
"别说这些见外的话,孩子要紧。钱可以慢慢还,孩子的命只有一条。"
一个星期内,林国栋筹齐了18万。修车铺抵押贷款8万,朋友们借了8万,加上他自己的积蓄2万,正好够手术费用。
"哥,我不知道该说什么..." 林诗雨拿着银行转账单,眼中满含泪水。
"什么都不用说,我们是一家人。" 林国栋抱了抱妹妹,"现在专心准备手术就行了。"
手术安排在一个月后。这一个月里,林国栋每个周末都来北京看望她们。他给小朵买玩具、买营养品,陪她聊天讲故事。
"哥哥,手术后我会变得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吗?" 小朵在手术前问道。
"当然会的,而且你会变得更健康,可以跑步,可以跳舞。"
"那我可以去上学吗?"
"当然可以,你还可以交很多朋友。"
手术进行了六个小时。林国栋和林诗雨在手术室外焦急等待,当医生告诉他们手术成功时,兄妹俩紧紧拥抱在一起。
"谢谢你,哥。" 林诗雨在他耳边轻声说道。
"谢什么,我们是一家人。"
小朵恢复得很好,一个月后就出院了。看到她能够正常跑跳,林国栋心里满满都是成就感。
半年后,林诗雨顺利获得博士学位,并在北京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。
小朵也完全康复了,开始上小学。
"哥,我想回老家工作,这样可以照顾你,也可以陪小朵。"
"别傻了,北京的机会更多,你就在这里发展。" 林国栋摇头,"我可以把小朵接回老家上学,你定期回来看我们就行。"
最终他们达成协议:林诗雨在北京工作,小朵回老家上学,由林国栋照顾。每个月林诗雨都会回家,假期时小朵也可以去北京。
2027年春节,这是他们一家三口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团聚。
除夕夜,他们围坐在火炉前包饺子。
"哥哥,我长大了要当医生,专门治疗心脏病的小朋友。" 小朵认真地说。
"为什么?"
"因为我知道生病的痛苦,我要帮助其他小朋友。而且我要赚很多钱,报答你和姐姐。"
"小朵,你只要健康快乐就行,其他的哥哥来想办法。"
"不行,姐姐说了,我们是一家人,要互相帮助。"
林国栋和林诗雨对视一眼,都笑了。
那天晚上,林国栋拿出一张老照片,那是父母去世前最后一张全家福。
他看着照片里年幼的林诗雨,又看看现在已经成为博士的妹妹,还有活泼可爱的小朵,心里充满了幸福。
"爸妈,你们看到了吗?我们的家变大了,多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儿。" 他在心里默默说道。
三年后,小朵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中学,立志要当一名儿科医生。
林诗雨在科研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,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。
林国栋的修车铺发展成了全镇最大的汽修厂,所有的债务都已还清。
"哥,当年你的决定是对的。" 林诗雨看着正在认真学习的小朵,"她真的是我们家的福星。"
"不是她是福星,是我们有爱。" 林国栋纠正道,"有爱的家庭,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。"
真正的家庭,不在于血缘关系的深浅,而在于彼此扶持的深度。
林国栋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责任和担当,而林诗雨和小朵也用她们的成长回报着这份爱。
这就是家的意义——无论多困难,都不离不弃;无论多艰难,都相互扶持。爱不因血缘而存在,却因付出而永恒。
广升网配资-配资十大平台-股票开通杠杆-散户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